基金选股策略分析,基金选股策略分析软件?

钱如故

基金选股策略分析,基金选股策略分析软件?

基金选股策略分析,基金选股策略分析软件?

↑↑↑
“这个行业大家都觉得累,我跟自己团队也说过,我说那是因为你们都没有在实业干过。”
据称每天5点钟左右起床,就睡5个小时的李晓星如是说。
80后的李晓星在加入银华基金之前,曾就职于一家世界500强的外资公司,并担任审计工作,高强度工作背景下形成的习惯,很多也延续到了现在。
入行10年,实际管理组合经验超过6年,李晓星目前管理规模已超500亿。
基金选股策略分析,基金选股策略分析软件?
数据来源:Wind,截至今年11月29日
李晓星2011年初入行,最开始看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行业,但2011年、2012年可以说是这个行业的“至暗时刻”:2011年倒数第一,2012年倒数第二。
“那个阶段是很痛苦的,但是在那个阶段也磨炼了内心,行业熊市的时候,大家研究做得很扎实”。
到2013年、2014年,电新行业整体收获巨大涨幅,这两年尤其新能源行业的周期更加强劲和绵长,进入李晓星长袖善舞的阶段。
即使在风格极致轮动的今年,李晓星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以银华心怡、银华中小盘与银华盛世精选三只代表产品为例,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9日,三只产品今年以来的累计收益率分别达44.01%、12.20%与11.35%,居同类产品前列,同期沪深300涨幅为-6.91%。
总结李晓星的投资方法,有这么几个特点:
1、景气度优先,组合也相对高换手
多年以来,李晓星投资方法中,不变的是看行业景气度,在他看来,科技出身的基金经理,大部分会用这样的方式,因为变化太快。
“从‘性价比’出发,如果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行业马上要起来了,那个行业的性价比下降了,那我会卖掉那个换成这个。”
而判断景气度的方式之一,是频繁调研,李晓星每周都会出差,以调研为主。
在李晓星看来,定量的东西很多时候是精确的错误,定性是模糊的正确要不断去跑企业,要有感觉上的认知。而且,多跑调研就是希望可以比别人领先一些发现景气度,可以先得出一个未来2、3年景气度还能维持的结论,那时候估值可能会便宜,越到后面发现估值越高。
反映在组合上,每年会换1/3左右的行业,换手相对较高。
2、长期高仓位,不择时
长期以来仓位基本保持在8成以上。
李晓星认为如果管理大规模资金,只能靠公司质地,去做仓位择时是一件不太靠谱的事情,和运气相关性很大,既然大部分优秀的基金经理其实没有择时能力,不如就放弃择时这条路。
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就是绝对收益,如果每年的超额都在20%左右,其实不用去管大盘波动,专注做超额就好了。
反映在基金净值上,李晓星管理的产品在市场大幅下跌期间,跌幅也会较大,但是市场上涨时,也能较好的跟上市场涨幅。
3、投资有取舍,不喜欢存在明显天花板的行业
虽然李晓星总结自己为“景气度趋势投资”,从中观行业出发,但是也有偏好,“我一定会去找没有天花板的行业,我更看重长期的东西”。
在其看来,虽然也能够阶段性从这些行业赚点钱,但是因为自己很难在上面赚到大钱,因为没有信仰,更偏好电动车、光伏、半导体等没有明显天花板的行业。
在同一套投资方法下,“效果还不错”,这也是李晓星对于团队磨合结果的评价。
“尽管我们的产品在投资方面有侧重,排除契约限制,拉长来看投资收益率是差不多的。”
今年2月,聪明投资者曾深访李晓星,11月29日又有机会对接下来的市场和行业做了新一轮交流。

基金选股策略分析,基金选股策略分析软件?

先来看聪投提炼的、李晓星的最新观点:
未来1~2年,我认为经济会向上,消费会起来,所以我们还是会聚焦在消费和科技两个领域当中去,相对于今年,明年我们对于消费会有更多关注。
“聚焦比较优势,回避犀牛风险。”
“现在大家都是买好的公司,好的公司大家也都知道。
很简单,如果行业里面,老大的增速比老二快,你选哪个?虽然我也可能会买老二、老三、老四,但一定是老三、老四的增速比老大快才行。现在有些行业不说绝对增速,相对增速也是老大比较快。”
“我觉得估值这个东西在景气度下行或者是看错的时候有用。我一直有一个比喻,买股票就是如履薄冰,在走钢丝。”
投资就是勤奋、重复做好一些简单的事情,不用天天去研究一些大佬又说什么话了,看着大佬觉得‘开天眼一样,当你有‘开天眼的感觉的时候,那个是风险最大的时候。
以下是交流的实录,分享给大家。

500强外企审计背景出身


聪投:看你的简历,学校毕业之后先进入一家外企,再到证券行业。
李晓星:是,我本科是国内读的北京理工,之后到帝国理工、剑桥读了两个硕士。
毕业之后因为实习项目是在ABB,之后就留下来了。最开始做研发工程师,在芬兰研发中心,之后回到国内,在国内研发中心。
我在国内做了一段时间研发工程师之后就去做内部审计师了。内部审计师包括几个方面,财务审计、运营审计、合规审计。
ABB工作期间,特别是做审计的阶段,对我工作习惯有很大塑造。
当时工作表是细致到每个小时,工作强度也很大。

公司历史上挣钱最多的研究员

聪投:到银华之后,最开始研究的领域和你的背景还是有一定相关性?
李晓星:最开始一定有相关性。
最开始还是吃过亏,因为我的确没有证券的背景,股票基本面和股价走势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其实头两年很挣扎,我入行是2011年年初,2011年、2012年是电力设备和新能源的黑暗时刻,2011年是倒数第一,2012年是倒数第二,在那个阶段是很痛苦的,但是在那个阶段也磨炼了内心,行业熊市的时候,大家研究做得很扎实。
电新这个行业,一是研究很复杂,你要花很多精力去研究,二来这个行业有周期性,又有成长性,还有很强的博弈性,政策扰动也很大,我觉得还是挺培养人的行业。
聪投:那几年有没有让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案例?比如你觉得对它基本面研究很深,但股价表现并不是很好。
李晓星:比如****,那几年表现很差,但我们公司买得不少。
市场很多人会叫我“星神”,当时其实是黑的意思,说你把最差的板块推成公司第一大重仓板块。
聪投:当时正好是处于往下杀的阶段?
李晓星:对,2011年、2012年是比较难过的阶段。
但是研究员期间我是公司历史上挣钱最多的研究员,因为2013年、2014年这两年涨幅很大。

基金经理必经的“三段式”

聪投:你觉得从你做研究员开始到正式上手管,包括到现在为止,各个阶段大致可以怎么划分?
李晓星:我一直讲基金经理有一个三段式,我也走过。
大部分基金经理要做出众,第一阶段要买的是黑马、灰马,如果你的研究功底可以,这个阶段是可以做出来的。
因为你买黑马、灰马存在预期差红利,你研究的公司市场没有覆盖到。你先把公司研究清楚,先买好了,如果这个公司真的好,会有很多人来买,相对白马来讲,这个阶段你只要看对了,有20%、30%的空间可以赚到,这是黑马股天生可以赚到的。
对新人来讲,你要出名,一定要买一个和市场不一样的东西。
当你管理规模超过100亿,这个方法就失效了,因为你买黑马存在很大的纠错成本,你是要纠错的。大家都不看好,就你看好,你水平那么高?你可能是有一些水平,但不能保证100%都对。2018年的时候我就交了很多学费,纠错成本把超额收益全部吃掉了。
管50亿以下的时候你去买黑马没有问题,因为你如果错了,2、3天就卖掉了,但是当你管理100亿以上规模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问题。
所以,灰马股选手(管理规模)到100亿以上的时候,你要去买白马股。
但是,如果你买白马股,业绩还要做得很好,挑战要比黑马股大,因为大家买的东西都一样。
如果大家都买白酒龙头,那你的收益率凭什么比别人高?在于关键时刻你的决策,你要敢于相信一些东西。
就像士兵打仗就那几个小时的事,但是你要练兵,“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历史上很多年才发生一次大仗,在那个时刻来临的时候你的决定是什么?对股票来说也是,研究千日用在一时,平时如果没有积累,那个时刻来了你就慌了。
这种时刻就是对超额最大的贡献。
到第三段,市场中真正可以管300亿以上的基金经理凤毛麟角,你做的其实是板块投资,和个股关系不太大,因为一只个股对你的组合贡献不会很大,你需要构建好一个攻守兼备的组合,靠板块赚钱。
其实黑马阶段,你只要花足够精力去研究,如果研究功底在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勤奋。
对于白马阶段,有时候你要相信一些常识;
在第三阶段,你要判断板块,对各板块都要有所了解,要知道这个板块比哪些板块强,才可以维持高的超额。
我觉得难度一个比一个大,对任何基金经理来讲,都要走过“三段式”这样几个阶段。
聪投:你觉得投资人选择你的理由是怎样的呢?
李晓星:我觉得我比市场上的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要勤奋,而且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一样勤奋的。我们是行业专家制,结合我们公司的环境来说,可能不会有那么大压力,所以产品至少能如实反映出我们的水平,不会受过多因素的干扰;
当然,我的投资经验也不算短,这是一点。
加上这些年,无论是在公司内部的抗压能力,还是在市场的抗压能力,我觉得我都是经得住考验的。从我的初心上来说,还是希望能够让所有人多赚些钱,这也是一件行善积德的事情。

行业专家制

要专才而非通才

聪投2016年你也开始买一些消费,但你并非消费出身,如何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李晓星:一是自己学习,二是组建基金经理团队,用行业专家的模式。
就是源于很朴素的一个理念,我并不需要60分的基金经理,而是需要某一方面90分的基金经理,我们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90分的团队。
当时我的规模只有30亿,但是我觉得为了长期发展,还是要扩张一下团队,2017年年初,张萍加入到我的团队,2017年开始,消费品开始占据较大的投资仓位,消费现在是我们很强的方面。
大家在一个团队,都是互相提升的过程。比如看消费的,在科技方面也是在慢慢扩展能力圈的,因为你组合里或多或少会买一些,慢慢也会有一些提升。
聪投:现在团队情况是怎样的?
李晓星:现在我们团队是7个人,7个人规模的基金经理组在整个市场来看应该都是比较大的。
而且我们团队是无缝衔接在一起,每个人看自己的领域。我首先是管整体的行业配置,同时,我也是科技方面的行业专家,另外张萍是消费专家,杜宇是TMT专家,我也是看新能源出身,程桯看价值方面,还有看医药、看TMT的助理等等。
聪投:你主要选择行业板块,个股是不是会更多让大家看?
李晓星:我都会去看。我们组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的管理组合,但是我们有一个核心池,大概50只左右的股票,这些股票都是我们一起研究过的,是觉得公司还可以才会放在里面。
你只要买这些股票,最后收益率都差不多,具体你是买3个点还是2个点我就不管了。

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确的错误”

通过调研感知行业景气度

聪投:你现在更多精力放在行业的选择和配置上?
李晓星:我肯定还是去看龙头公司,我调研很多,基本上每周都出差,以调研为主。
我觉得定量的东西很多时候是精确的错误,定性是模糊的正确,你要不断去跑企业,要有感觉上的知。
毕竟我原来做审计出身,也做过运营顾问,你多跑跑就能感觉这个行业是不是能起来。
如果要看一个行业的景气度怎么样,你要去上下游调研、去感知,因为你看到的数据肯定是滞后的,是上季度的数据。
聪投:调研不仅是见公司的董事长?
李晓星:董事长我觉得见一次就够了,有的董事长 “吹牛”但不一定能兑现,关键是看这个人怎么样。
就像你们调研基金经理也要面对面,不能通过电话,只有见过一次之后你会感觉到他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他是靠谱的人还是不靠谱的人,会有这种感觉,之后你再去做上下游调研,主要是看边际往哪里变化,是往好的方向走还是差的方向走,这种感觉很重要。
虽然我看报表看得很细,但并不是为了去预测你下季度的业绩是多少,主要是去看公司是不是有大的“雷”,主要通过报表检测有没有“雷”。

最喜欢不在意资本市场

就做自己事情的公司

聪投:有没有调研过之后,感觉印象比较深刻的公司?
李晓星:我最喜欢的是“不理”你的公司,典型比如像某互联网龙头,能见个PR就不错了,每次只让问2-3个问题,新能源龙头也是如此。
我比较喜欢不太在意资本市场的公司,就做自己的事情。
但你披露要透明,我通过公开信息来研究你,我研究的信息能够跟你报表对得上。我先分析你的报表有没有雷,如果有疑惑点,调研经销商看看库存风险,调研客户看看应收账款风险。我推算出来你的公司增长,方向上要和我差不多,这样的公司我比较喜欢。
就是跟踪起来透明,但公司又不太搭理资本市场,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公司的经营上;天天要见我的公司,说实话我都不愿意买,觉得这样的公司不太干正事。
聪投:不搭理你的公司怎么研究?
李晓星:我还是从行业上找,从侧面验证。
你对这样的公司是定性的分析,看看它的发展情况怎么样。你买的都是行业龙头,行业没有问题,公司就不会有问题;如果行业有问题,龙头公司出现问题,那这个公司肯定有问题。
聪投:你和公司聊,会看重公司的哪些层面?我之前看到过杨锐文说,他特别重视中层管理人员的能力。
李晓星:我看重公司大方向的把控,执行层面你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感觉出来。
你和公司的人聊多了,可以从精神面貌上感觉出来一些东西。
聪投:从精神面貌去感知,你有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公司?
李晓星:比如消费品公司,你不用去公司调研,和经销商交流就可以,经销商对消费品公司而言更重要一些。
对制造业公司,其实那几个龙头的沟通都还可以。比如某光伏龙头的沟通最透明,它的大战略不变,但根据行业变化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最终证明它都是对的。
你对产品的反馈,可能是对竞争对手、上下游、客户的调研这些更为重要一些。
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就是去公司调研完回来特别兴奋,觉得发现了瑰宝,一般有兴奋的心态,往往是错的,等于你是在比较亢奋的情绪下做的决定。

估值只是结果

在景气下行或者看错的时候有用

聪投:你对估值的看法可以具体分享一下吗?
李晓星:估值只是结果,一般景气周期越长,估值会给得越高。
比如白酒2016年只给10倍,现在给到50倍,为什么?它景气度延续了6、7年的时间,大家觉得它的周期性在下降。周期性越小的公司估值给的越高,比如某调味品龙头现在估值100倍,大家觉得没有周期性,所以估值是结果。
我觉得估值这个东西在景气度下行或者是看错的时候有用。
我一直有一个比喻,买股票就是如履薄冰,在走钢丝。
你买的估值便宜,比如买个10倍左右的公司,那就是在一层走钢丝,一旦风过来,把你吹下去也没什么事。
如果你买的是50、60倍,就是在3层楼上走钢丝,掉下来可能摔个半死,但是还能活着。
如果是买100倍估值的公司,就是在7、8层楼走钢丝,如果公司出现重大问题、景气度出现问题,你掉下来就会摔死。这时候取决于你的成功率,你正确率高的话是没有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可能会看错,你就买股价位置好的、估值便宜的,这样跌下来的时候摔得轻一点。

基本面好的公司,越跌越买

优质公司最大的风险就是贵

聪投:作为基金经理,你在成长过程中胜率是不是也在逐渐提升?
李晓星:我希望是提升的,所以我现在买的估值比以前贵了不少。
客观来讲,你想永远找到特别好又特别便宜的标的是不可能的,肯定要牺牲一样东西。当你的胜率高了,你估值就可以牺牲多一些。
我觉得还是要看这个公司能不能回来。
你持有的公司一定是跌了敢买的,越跌越不敢买是不行的。比如买一个公司跌30%,你就卖了,这就完了。你买的公司足够优秀,它最大的风险就是贵,跌30%就不贵了,就可以买了。
规模真的到一定幅度,你只能靠公司的质地;判断大盘本来就是不靠谱的事,还是要聚焦于把公司选好,最终都能回来。

景气度高的行业估值就高

要发现得早

聪投:之前你提到选股逻辑分为“四步”,包括行业景气度、业绩增速、估值和预期差这4点,这几点按照重要度,你会怎么排序?
李晓星:还是景气度优先,然后业绩增速、估值、预期差,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基本面,没有什么预期差。
但是景气度高的行业估值就高,你发现得早就估值便宜。
比如2017年我们买白酒,当时就10多倍、20多倍,现在你要再买就是50、60倍。景气度好,估值一定是贵的,除非你发现得特别早,所以我们要不断调研。
看景气度如果只看2、3个月是没法看的,这对资金来讲也没有意义,我们是看2、3年的维度,我希望可以最早得出判断,这个行业未来2、3年可不可以,我发现越晚,估值就会越高。
比如你买CXO行业,我们去年也买了不少,今年也有不错的收益,当时进入时估值就不低,因为大家已经发现这个行业景气度好了。
现在市场比较有效,10%的人控制80%的基金规模,这些人都是从基本面出发的,而且大的基金公司有那么多研究员四处在跑,还有卖方在跑,基本面如果好了的肯定是有反映的,你不可能找一个景气度延续了2、3年,未来还有2、3年景气度,估值又很便宜的。
所以多跑调研就是希望可以比别人领先一些发现景气度,可以先得出一个未来2、3年景气度还能维持的结论,那时候估值可能会便宜,越到后面发现估值越高。

买股票看基本面

卖股票有两个标准

聪投:刚才也讲到A股有的时候还是很有效的,可能你觉得1、2年内业绩持续向上,但市场反映会更快,买进去之后很快就达到了你原先预期的目标,你会怎么办?
李晓星:我卖出它的一个原因是基本面不行,基本面如果还行,我顶多是不加仓,但是我会一直拿着。
比如某调味品龙头40倍我都觉得贵,谁能知道它100倍还能涨?以前觉得某只医疗股40倍贵,现在涨到200多倍了。这种行业我顶多是不买了(但不一定会卖)。
另外,是从“性价比”出发,如果我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行业马上要起来了,那个行业的性价比下降了,那我会卖掉那个换成这个,但是这取决于要有一个新的性价比好的行业进来才可以。
我们说要做持续超额的理念,背后也是一个性价比的逻辑。
所以一个是因为行业景气度不行了,第二个是出现性价比更高的行业,这两种情况出现我会有所变化。
聪投:这也是你卖股票的两类标准,是否有这样的情况,比如确实太贵了再也无法忍受了?
李晓星:有,很多都卖早了,比如去年年底我减持了一些电动车、光伏个股,现在来看就是卖错了。
我对估值还是有些看法的,我们还是属于偏弱者思维。没有业绩支撑肯定不行,一定要有业绩支撑,但也有很多时候估值跑得比业绩更快,这倒是有可能的。
聪投:有没有这种情况,你确实看中了一些行业、公司,但是拿了2、3年公司始终没有大的表现,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
李晓星:肯定有看错的股票,不可能完全不看错。
聪投:你会扛这么久吗?
李晓星:我不是看股价,我是看基本面,如果基本面兑现,那我就一直拿着,反而还会加仓。我觉得对我来说不存在“扛”的问题,基本面好,越跌我越买;但是基本面不行,我肯定是卖的。
聪投:你会给多少时间去看基本面?
李晓星:每个公司我会观察几个季度,取决于你所处的行业。
行业不行、公司不行,我肯定要卖;行业行、公司不行,我可能会观察一段时间。是公司出现什么问题?如果是节奏性的问题,可能再考虑一下。
如果始终和市场有很大的区别,公司自己出了一些问题,我就不会拿了。

景气度趋势投资

换手相对较高

聪投:你曾经总结过自己的投资方法叫“景气度趋势投资”,每年选出7、8个或者是8、9个行业,你觉得这个方法应用到现在,优点在哪,以及可以改进的方向有哪些?
李晓星:我觉得(任何一个投资方法)永远都会有缺点。
我自己感觉,市场中70%到80%都是这样的方法。比如科技出身的人大部分都会用这样的方法,因为科技变化太快,不能一个板块一直拿着不动。
聪投:你最擅长的是哪部分?
李晓星:就三年以上的维度来看,把我们组消费类型的基金拿出来和市场中最好的消费基金比是没有问题的,现在我们组的科技基金拿出来和市场上最好的科技基金比也没有问题,我觉得我们组的局限在于对周期偏弱。
对我来讲,我一定会去找没有天花板的行业,我更看重长期的东西。但是另外一个角度,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行业,业绩增速又快,估值一定是不友好的,肯定是贵的。
聪投: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基金经理都是用景气度的投资方法。有些也慢慢有变化,比如组合中有一部分是长期的持仓,有些仓位拿出来做轮动,时间也不会那么长,最多一年,会做一些轮动。
李晓星:你看轮动是因为基本面的轮动,还是风格的轮动。
聪投:还是用景气的指标去跟踪。
李晓星:其实我们每年也会换1/3以上的行业,这也算轮动,有性价比更高、景气度更高的行业出现,我们都会有变化。
聪投:我们看你的前十大集中度,有的时候还是挺高的,但有的季度会有些下滑,波动还是比较大的。
李晓星:要把所有的组合加在一起看,毕竟有不同的风格在一起。胜率高的时候,集中度就提上来了。
简单来说,我特别看好一个板块,肯定希望集中度越高越好,把握大的集中度就高,把握小的集中度就低。集中度低的唯一原因就是,觉得不行了,要跑。

今年投资没有犯特别大的错误

聪投:你怎么评价你今年的投资?
李晓星:整体来看,我们没有犯特别大的错误,但从今年市场环境上看,我觉得没有过去几年做的那么出彩。
因为核心来讲的话,因为今年大市值股票普遍比小市值股票表现要差,对大市值股票来说的话,可能提供的收益空间比小市值股票要少。
目前基金的平均收益与我们年初预期一致,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今年大股票上,我们没有犯特别多的错误,还是算相对满意的。
此外,我们把新能源行业大的公司基本都买了,然后在消费的二季度开始向下走的时候,我们尽管没有减到零仓位,但是消费的仓位也降低了不少。
聪投:分享一下历史上最赚钱的投资?
李晓星:某光伏龙头和新能源龙头赚得比较多。
从公开持仓看,我们是最早重仓该新能源龙头的机构之一,2019年一、二季度开始重仓,赚钱比较多。
该光伏龙头2020年一季报的时候就出现在我们的第一大、第二大重仓,去年那么短的时间涨了那么多。
其它的行业,2017年买的白酒龙头,也算是比较成功的。

明年看好科技与消费

聪投:回头来看,你对今年的市场的总结?
李晓星:首先今年的宏观经济压力是蛮大的,它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房地产的压力,第二个是基建投资集中度没有像预期那么多,同时叠加新冠疫情的影响,所以使得今年整体宏观经济比大家想象的要差很多。
但这种情况下流动性比去年要想的要乐观,去年年底我说过要聚焦比较优势,回避犀牛风险
信用风险就是与房地产相关,今年无论是地产还是债券,其实都遇到了一些风险。比较优势这块,有两点,科技和消费;那科技方面来讲的话,今年其实像硬科技像新能源和半导体表现都非常好,软科技因为可能受到一些商业模式影响,今年稍微差一些。
但是不管怎么样,那些有比较优势的一级,吃到红利的科技制造业,还是非常突出的。
消费股今年因为宏观的下行,同时叠加一些高端消费的政策,所以今年表现可能不佳。
今年我们对于股市的判断是一个前低后高的走势,后来验证确实是这样的,对基金的判断,我们认为是基金的中位数收益率可能是个位数,好一点的话会有十几个点;此外今年整体小票机会比较多,这是我对今年市场的一个总结。
聪投:对于明年的市场,你是怎么看待的?
李晓星:对于明年的展望,第一件是宏观经济的向上是会发生的,现在经济增长被放在最为重要的一个位置上,之前可能是调结构,但现在最重要是稳增长。
未来1到2年维度来讲,宏观经济是非常乐观的,其实大家可以看到现在地产市场也有有些调整,且促消费各种手段正在酝酿当中。
第二个是科技,毕竟是我们的国力之争,但能够进入顶尖科技行业里面的人还是很少的,在数据上反应,GDP的5到6成是跟消费相关的。我们从明年讲的话,要做到共同富裕,并不是局限于专精特新那几个公司或几个行业上面,更多的是让绝大部分的行业都能享受到自身整个景气度的提升和自身的收入提升,最终反映在消费的一个提升。
所以我们对于明年的判断,我认为经济会向上,消费会起来,所以我们还是会聚焦在消费和科技两个领域当中去,相比今年,明年我们对于消费会有更多关注。

很多人觉得做投资苦

那是因为没有在别的行业受过苦

聪投:如果不做投资,你会选择从事哪些职业?
李晓星:我觉得投资是比较适合我的一个行业,它是比较公平公正的一个行业。
第一,我比较喜欢契约精神,第二,我比较喜欢公开透明的考核方式,做得不好的就不好。
我比较看重公平、公正、公开,我对我的团队也是这样,我对雇主的希望也是这样,这是我追求的。
聪投:除了运动健身,你还有什么爱好吗?
李晓星:以前还打游戏,现在打不动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投资就是最大的爱好了。
聪投:你对自己孩子以后教育的预期是怎么样的?
李晓星:看他们自己,我们这个行业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我希望他们能进这个行业,很多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这个行业,觉得太苦了,我觉得他是没在别的行业受过苦。

不建议看太多投资类的书

对人的判断可以从这几点着手

聪投:除了调研,你有其他的学习方式吗?大家都讲要提升自己。
李晓星:跟研究员打电话很多,还有看报表,报告我一般不看的,我觉得看报告的效率比较低,主要是跟研究员打电话。
聪投:平时看书多吗?
李晓星:上学的时候看,我并不建议看太多投资的书,因为我觉得投资上写出来的东西都不是真的。
我书看得不多,投资还是重复地做一个简单的事情,找到业绩有增长的公司,就是通过看报表、去调研就够了,这个经验是可积累的,人见得多了,靠不靠谱,可能只要聊五分钟就知道了。
聪投:但这种经验的积累可能在很多新的行业里,很难有持续性。
李晓星:我觉得,对于人的认知是有持续性的。
比如你是这个行业的专家,我大概跟你聊一下,看你的思路怎么样,就可以了,我不可能比你更了解这个行业。
假如我投光伏行业,我发现我比董事长更了解,那我肯定不买这家公司。因为对他们来讲,我是业余的,如果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还没有我深,那我敢把钱给你吗?
比如你要买我的基金,跟我聊完之后发现我对股票的理解还没有你深,你敢买我的基金吗?肯定不敢。

当你有“开天眼”的感觉的时候

是风险最大的时候

聪投:用三个词形容一下自己。
李晓星:第一个,勤奋,我对团队的要求都是这一点。
第二,不要抬头看天,要低头看地。
“想破头不如跑断腿”,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你以为发明一些新的投资理论就觉得可以统治一切了,那肯定不行,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你每天进步一点点,最终会越来越好。
虽然你也不可能马上达到那个高度,只要每天向那个方向挪动一步,那你就更近了一步。
我觉得投资就是勤奋、重复做好一些简单的事情,不用天天去研究一些大佬又说什么话了,看着大佬觉得“开天眼”一样,当你有“开天眼”的感觉的时候,那个是风险最大的时候。

编辑:慧羊羊

(音频)超430家机构涌入调研这家安防巨头,睿远陈光明、傅鹏博、赵枫三巨头罕见同框。插上AI翅膀的智能弄潮儿,敢跟华为、阿里、腾讯“叫板”,为何它是机构的心头好? 点击??下?方小卡片,立即收听本期小酒吧!

聪投组建了媒体转载群,如有转载需要,请添加小编微信【fanxiaocom】,入群前请【备注新媒体名和姓名】

商务合作邮箱:bc@fanxiaoonline.com

喜欢文章,顺手“三连”吧

好了,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外,想要实现投资稳定盈利,建议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些相关的课程内容,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知识平台——爱雅微课:https://ke.iya88.com/,里面提供了全网最全最实战的课程,很多大佬都是该网站的会员,抓紧收藏起来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yingxiaoo@foxmail.com 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guzi.com/4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