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钱如故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起因是我看到景顺长城做了一个投教专题叫《认识你的基金经理》,里面很多东西也是我一直想写的,所以特地找他们工作人员要了授权,并以我的视角去讲讲我对于基金经理风格的理解。

我一直认为投教是基金公司应该用心做的重要业务。本文绝无夹带私货意图,请放心食用。如无特殊指明,本文中涉及的基金均为主动权益基金。本文提到的基金经理仅为举例,而非投资劝诱,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本文将会告诉你,基金的风格有哪些,如何分辨,有哪些利弊。本文字数约为1.3万字,大部分摘编自景顺长城基金所撰写的原文,有增补与修订。如果没有耐心看完,也可以直接跳转到每一部分的结尾看结论。

一、成长压倒价值,但大家都自称是价值投资者

我们其实经常给基金经理贴标签:价值/成长/均衡,大盘/中盘/小盘。

其中细分种类我们也会分很多种:深度价值,质量价值,成长价值,均衡偏价值,均衡偏成长,大盘价值,小盘成长……

很多明星基金经理很烦别人给自己贴标签,不过很遗憾,市场上3000多个基金经理,大部分人都没有标签,说白了人家都不认识你。

如同相亲市场上的自我介绍一样,你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在中介眼中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出来;基金经理擅长把自己的风格介绍得好像跟别人都不一样,但同样可以用很少的词汇就能大致描述出来。风格鲜明且不漂移,其实很重要。

那么成长和价值,到底怎么看?

朱红裕前段时间曾经讲过:

成长跟价值之间本身就比较模糊,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通常意义上,价值股更多价值可能来自于历史或者静态价值,成长股更多价值是来自于未来的价值,成长股可能更多看的是现有资产或者未来投入的资本开支未来能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很难给一个特别明显的界线,所以我个人买股票不会只买价值股或者只买成长股,没有做这样的区分。

我们不要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作为投资原则,什么叫似是而非的东西?价值跟成长也是似是而非的原则,什么叫价值,什么叫成长?大盘和小盘也不是原则,什么是原则?真正的原则是贵和便宜、好和坏,价值和成长是原则吗?大盘和小盘是原则吗?港股和A股是原则吗?根本不是原则。

不要拿似是而非的东西作为投资的约束条件,说我一定要买大盘股,我一定要买小盘股,我一定要买价值股,我一定要买成长股,我一定要买A股,我一定要买港股,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原则,似是而非的原则得出的投资风格和判断长期都会害了你,会把你限制在很多条条框框里。这个世界只有好公司、烂公司,只有好行业、烂行业,只有贵和便宜,就这么简单。

听完这个你也许会很迷惑,或者会很沮丧,难道我们去区分价值和成长是无用功?诚然,我非常同意朱红裕的话,区别这些类别本身就是一个很不精确的事情,但有个问题:如果我们不去区分价值和成长,不去划分大盘小盘,那么关于基金的风格描述其实某种程度上失去了一个“共同语言”,比如行业里面已经形成了价值和成长的定义,虽然大家有一些分歧,但在这个语言体系下,你能很快get到别人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我虽然没有统计过,但基本上可以确定,大部分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都是偏成长风格的,哪怕是号称价值投资的张坤,其实也是想要长期去挣企业成长的钱,只是他所持仓的股票很多都划分在大盘价值分类中。

而狭义的成长风格,则体现了更大的波动率和弹性,比如李进,就是典型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但他的持仓在晨星投资风格箱(Morningstar Style Box)里面,仍然被划分为:大盘价值。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按照晨星投资风格箱分类,根据股票市值的大小,可将投资风格分为大盘、中盘和小盘;根据所投资股票的价值-成长定位,可分为价值型、平衡型、成长型,两个维度相互组合,形成了大盘价值型等九个投资风格组合。

如果按照晨星投资风格箱的划分,在天天基金网上,张坤和李进居然属于同一种风格,同属大盘价值。所以很多时候,你单纯去看持仓的划分去判断基金经理风格是不够准确的。

那么狭义价值代表什么?一般做深度价值或者说低估值价值投资的,我们会称之为价值风格基金经理,比如曹名长、丘栋荣、徐彦等。所谓的价值,简言之就是企业在生命周期中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公司业务趋于稳定,不再扩张,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利润,并且可能会把大部分的利润拿来分红,比较典型的是长江电力等。

狭义的成长股,一般指企业在高速增长中,可能利润暂时不多,或者不喜欢分红,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都用于投入再生产之中,比如很多芯片和新能源车产业。

而均衡就比较好找了,陈皓、刘晓、范妍等都是这个风格。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欢均衡风格的。

总结一下价值、成长和均衡的差别:

1、价值风格基金经理通常追求在个股价格低于企业内在价值时买入,或在个股被相对低估并在合理估值范围内时买入,等待价值回归。因此,基金经理的管理组合具有较低PE、较低PB、较高股息率等特征;

由于注重低估值带来的安全边际,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往往在下跌市场中防御能力较强。同时,他们较少追逐市场热点,更倾向于逆向投资市场关注度较低的价值标的,在市场风格切换的行情中表现较好

2、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偏重投资预计成长速度高于行业/市场平均水平的成长型公司,一般而言对估值容忍度较高。他们认为即便短期高估,高速增长也将使价格回归价值。因此,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呈现出较高ROE、较高净利润增长率、较高营业收入增长率。

在上涨行情中,由于市场流动性充沛,市场整体估值抬高,因此我们发现在牛市中表现突出的基金很多是偏成长风格的

3、均衡风格基金经理选股时会综合考虑价值、成长指标,因此,其投资组合在市值风格、行业板块各方面较为均衡,力争适应不同的市场风格。

从业绩表现来看,均衡风格基金经理短期业绩不会特别出挑,但其综合考虑价值、成长指标,尝试运用多种策略来力求长期不俗的业绩表现,不少“长跑健将”都属于均衡风格基金经理。

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要根据市场是什么风格去判断自己应该买什么,更应该重视自己的风险偏好,你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产品。如果你看重侧重胜率、稳定性和持续性,那么价值风格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喜欢赔率、爆发性和戏剧性,那么成长风格是你的菜。

小结:在公募基金这个行业中,成长风格占据绝对优势,因为弹性大、容易出业绩,真正做深度价值或者低估值价值的基金经理屈指可数;当然,大家还是喜欢自称自己是价值投资,这里的价值投资跟深度价值不是一个概念,很多人的价值投资不过是看好了优秀的企业,认准了,长期持股不动,等待企业增长,用时间消化波动。

二、如何分辨世俗意义上的成长和价值

虽然我们前面提到,价值和成长的划分是比较模糊的,但具体到一个基金经理的风格上,我们还是能大致看出来其风格的。

什么是价值,什么是成长?

成长和价值最早的分割源于1992年。当时经济学家尤金法码(Eugene Fama)和佛伦奇(Kenneth French)共同提出了三因子模型,认为股票市场Beta不能解释不同股票回报率上的差异,而公司市值、账面市值比、市盈率等因素可用来解释市场超额回报。

这一理论对股票风格的划分产生深远影响,比如按照市盈率、股票账面市值比可以将股票划分为价值型、平衡型和成长型。一般来说,成长型股票账面市值比较低,市盈率较高;而价值型股票账面市值比较高,市盈率较低。

后来由此衍生出的基金持股风格划分也受此影响,具体来看:

价值风格,强调低市盈率和低市净率,重视买入时的安全性,主张以合适的价格买入优秀的具备护城河的公司,并长期持有,静待价格回归时卖出。

成长风格,强调选取高市盈率、高市净值和高盈利成长的公司,相信公司未来价值能够快速增长,待未来价格大幅上涨后卖出。

总的来说,不论是成长风格还是价值风格,都是基于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有所区别的是,价值风格基金经理重视证券当前的内在价值,并在价格低于当前价值时买进,价值风格基金经理挣的是股价均值回归的钱。而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相信未来价值的迅速增长足以导致价格大幅上涨,从而买进股票,他们挣的是企业成长和拔估值的钱。

此外,由于注重低估值带来的安全边际,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整体估值通常较低,因而在下跌市场中防御能力较强(这个也不一定,看市场风格)。而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对估值容忍度较高,他们认为即便短期高估,公司的高速增长也将使价格回归价值,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高成长消化高估值”。

那么,同样作为专业投资者,为什么有些基金经理注重低估值,有些基金经理又能容忍高估值,他们的投资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经历所形成的的潜意识,对成年人行为的有重要影响。其实,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形成也与他们的早期经历有一定关联。他们可能不会刻意选择哪种风格,但是他们的个人经历、性格、投资理念、价值观等多重因素都可能对他们的投资风格产生影响。

比如大家熟知的投资大师格雷厄姆,在34岁“当打之年”遭遇1929年股灾和经济大衰退,几近破产。而为了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下也能尽可能降低风险、安全投资。格雷厄姆总结出一些投资基本原则,如寻找证券的内在价值、探测安全边际等,这些奠定了价值投资的哲学基础。

而成长股投资策略之父菲利普.费雪,初入股市便赶上了美股在20世纪20年代的狂热时期,他的投资注重公司的发展前景、管理能力,购买有成长价值期望的股票。虽然后来遭遇了1929年大股灾,不过,年仅22岁的费雪很快就从崩盘的痛苦经历中走出来,并找到了新工作。之后费雪又经历了东家破产、失业等一系列“水逆”,但这些经历并没有使他灰心,并于1931年3月创立了费雪投资管理咨询公司。在此后的时间里,费雪发展并传播了“成长投资”的基本理念,成为成长股投资的先驱。

我举一个国内公募基金的例子,曾经有基民问,为什么同样都是兴全基金的基金经理,谢治宇的打法就比较激进,而董承非就更为保守?当时有个行业内的人这么回答的:谢治宇从小家境还是不错的,没什么后顾之忧,所以更放得开;董承非出身就普通一点,所以更喜欢找一些有安全边际的股票。我无法核实这个真假,但个人的投资风格确实跟自身的成长经历高度相关,比如民工是十八线小镇出来的穷孩子,所以我选基金产品的时候不喜欢选赛道型的,对控制回撤有要求,这也影响到了我后来的组合风格。

总的来说,投资风格的形成与基金经理的底层性格、价值观、个人经历等因素相关。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基金经理们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形成了不同的投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与自己最契合的投资风格。

那么,怎么样才能一眼看出来成长和价值的风格?

我直接用景顺长城的图来解释,这里选了成长风格的代表杨锐文和价值风格的代表鲍无可: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可以看到,杨锐文代表基金的持仓组合呈现出更高的成长性与估值,而鲍无可的代表基金具备更低的估值,更高的股息率以及盈利能力。两位基金经理的投资年限均为7-8年左右,但他们的投资风格呈现出了巨大差异。

杨锐文一直的标签是擅长在季报写长文,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其实他也以成长风格著称,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阶段就读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及瑞典皇家工学院电子工程(光子学)专业,具有新兴科技专业学科背景,做起成长股投资,是非常自然的。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一般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都是牛市做超额(涨得多),熊市吃大面(跑输大盘),但难得的是,杨锐文在市场下跌的时候,能控制住回撤。

杨锐文的投资理念是:很多人希望赚公司利润增长的钱,但前提是企业估值不能下移。而为了规避潜在估值下降风险、分享企业盈利增长带来的收益,他选择早中期成长股做投资,即投资符合产业发展趋势的持续高成长或者处于加速向上阶段的企业,并伴随企业成长,以分享企业投资性价比最高的那一段成长。

鲍无可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其实今年业绩不错,去年也不错,但2019年和2020年就比较逆风,那两年低估值价值风格都比较惨,绝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曹名长的低迷,其实其他做低估值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也很难受。

2014年6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后不久,鲍无可便遇上2015年那一波从沸腾到癫狂再到一地鸡毛的中小成长股泡沫期。在2015年二季度,鲍无可逆势将持仓换到了更低估值的标的中,错过了行情的最高峰却也躲过了后续的崩塌。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根据历史季报,他在2015年二季报几乎把所有的仓位全部切换到银行保险板块。

接下来的震荡三年(2016年、2017年、2018年),都表现优异: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鲍无可的投资理念是:注重安全边际,关注估值与壁垒的重要性,强调投资应避免大额亏损。不过,他眼中的价值投资并不是低估值投资,而是相较于未来的市值,股票现在的市值有很大的折扣,他需要做的就是不断重复地在各行各业找到那些高壁垒公司,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去买入。

所以对比完这两位基金经理,你大概就有数了:成长风格其实是顺应市场的,看起来更加右侧,市场涨的时候涨得比大盘多,市场跌得时候可能也会比大盘回调深;而价值风格看上去比较逆向,更加左侧一些。

小结:价格风格侧重胜率、稳定性和持续性,成长风格侧重赔率、爆发性和戏剧性。总的来说,无论是成长还是价值,都是基金经理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找到的最契合自己的投资风格,目的都是为每一个持有人创造价值,收获可持续的丰厚回报。对基民来说,可以选择一种自己认可,并符合自己认知的投资风格并给予足够的耐心,陪伴基金经理在市场风格切换中力争好的回报。

三、价值还是成长?胜率还是赔率?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我也因此走出了这迥异的旅途。”

如同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描述的场景,面对无数个选择的路口,进攻还是防守,现在还是未来,胜率还是赔率,调仓还是坚守,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可能做出迥异的抉择,由此带给其基金持有人不同的投资体验。

在足球比赛中,更不被看好能获胜的队伍一般赔率更高。

例如,在去年11月更新的一次今年世界杯夺冠赔率表中,国足夺冠的赔率是1001,而法国和巴西的夺冠赔率是7。也就是押注国足夺冠有更低的胜率,但是有惊人的赔率,押注1元能赚回1001元。反之,押注法国夺冠,胜率较高,赔率却一般。

如何判断行业的胜率和赔率?这里引用吴越在路演中说过的一个框架——

估值分位、机构仓位决定了赔率;资金和基本面决定了胜率。

如何理解?

估值分位很好理解,就是历史上看,某一行业是不是已经落入历史低估值区间,估值越低,未来的弹性可能越大;机构仓位是看机构持仓是否也落入了历史较低区间,机构抛弃的越多,未来增持过程中股价才能上扬。

如果只看赔率,很容易落入低估值陷阱,估值是参考,但是不能全看估值跌到多少倍,只看估值很容易出现基本面陷阱,要看基本面是否反转。

我的理解是,类似18年至20年,银行估值越来越低,看似赔率很好,但胜率很低。当然我认为中概股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赔率高但胜率有限的行业,即估值很低但反弹空间有限。

而看胜率,就要关注资金驱动和基本面驱动两大因素。资金面有,对外资本账户全面开放、外资进入、社保养老金长期资金入市、货币政策宽松等,像历史上还有IPO开闸导致的打新资金涌入导致的权重股行情;基本面驱动主要是看景气度轮动,业绩反转,从中找景气度最优的行业。

比如今年三四月份市场下跌主要是外资跑路造成的,很多行业的景气度可能也不及预期,但现在大家都在交易预期的预期,一层一层套娃,我预期了你预期了我的预期,各种二阶导,看看这波谁在大气层——类似前段时间猪企还在亏损,但市场已经在交易猪价大涨、基本面反转了。

在投资中,许多基金经理喜欢用赔率和胜率来描述他们的投资理念

一般而言,价值风格更注重胜率。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倾向于利用市场错误定价机会,寻找并买入那些股价明显低于其内在价值的公司。他们看重现在的安全边际或者低估值,股价虽有再度下跌的可能性,但是跌幅有限,因此胜率较高

成长风格更注重赔率,他们更看重企业的未来发展,愿意承担更高的估值风险来获取更高的成长性。当然,风险大的同时预期收益也高,一旦企业利润实现了快速上涨,那么成长投资往往收获颇丰。因此,成长投资的风险较大,赔率也较高

而均衡风格可能折中选择。他们重视估值的合理性、也重视企业的成长性,可以说兼顾胜率与赔率。例如,均衡风格基金经理刘苏的投资理念强调好行业、好公司、好时机,可以看出对两方面的兼顾。

刘苏曾在季报中说,商业模式、行业壁垒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筛选保证了我们投资的胜率,但好的投资通常兼具胜率和赔率。之前我们更多通过控制持仓企业的估值水平来尽量提升投资的赔率,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对“赔率”这个问题进行了更多的思考。除了静态估值水平之外,产业空间和企业的增长潜力也是构成投资赔率的重要因素。映射到投资工作上,我们应该对那些空间巨大的产业给予更多的重视,在心态和工作方法上,更积极的去寻找那些商业模式和行业格局好,企业文化强悍,能不断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

进攻还是防守?

立足进攻还是立足防守,或许只是一种选择,而不分对错。在竞技体育中,我们发现两种选择都能够拿冠军。历届公募年度冠军里面,既有成长风格的冠军,也有价值风格的冠军。

价值与成长风格做出这些选择,体现出不同的风险属性。

价值风格似乎是偏悲观的,他们天生厌恶亏损,倾向于投资安全边际高或者估值便宜的股票。

他们的典型语录如:

“避免损失比争取伟大的成功更重要”

“宁可错过也不要犯错”

“不在悬崖边上看风景”

投资中他们一般会先计算好证券的内在价值,当价值被低估时就买入,并耐心等待价值回归。安全边际高或者估值便宜的股票,股价再度下跌有可能性,但是跌幅有限,概率不高,所以价值投资的风险相对较低。

对风险的警惕使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的仓位不会太高,因此其业绩在上涨环境中业绩不突出,但遇到市场下跌环境时防御能力强。

成长风格似乎是更乐观的,他们为了企业的美好未来,甘愿承担更高的不确定性。这些企业可能现在无人问津,但是有朝一日成长壮大,可能又会带来百倍回报。成长风格典型话语如:

“盐碱地里种庄稼可能面临嘲笑和质疑,但是伴随企业到繁花似锦的那一天,又是多么美好”

“别把时间浪费在赚许多次小钱上面。我想要非常、非常大的利润,并做好了为此等待的准备”

不过这些企业一旦遭遇“黑天鹅”,其估值可能遭遇大幅度地打压。因此成长风格对风险的容忍度较高,进而在投资行为上更表现出更明显的进攻性。比如在牛市阶段成长风格仓位可能倾向于较高,持股集中度较高,追求更高的业绩弹性。

均衡风格在策略上更显灵活。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组合里同时看到特色鲜明的成长股和价值股,他们通过均衡的配置来兼顾进攻与防守,此外,他们可能还会基于对市场风格的判断而在某一段时间将主要持仓配置在价值股,或者配置在成长股上。

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的给人整体感觉是偏谨慎的,对估值容忍度低。相较于价值风格基金经理,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对估值的容忍度更高,他们认为高估值可以被较高的成长预期所消化。均衡风格在估值态度上没有明显的偏向,而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

卖出原则上,价值投资往往在股票价格超过企业价值时卖出,然后再次寻找低估值企业(所以当价值风格占优的时候,可能基金经理的换手率会阶段性变得非常高,因为需要不断寻找低估的标的)。成长投资只有认为企业未来成长速度会下降,或者不认可企业未来成长性的时候才会卖出,估值不是卖出的主要原因,或者说估值的弹性比较大。均衡风格主要是顺应市场,通过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决定增配哪类行业/个股,或者减持哪类行业/个股,强调“组合管理”。

不同风格的衡量指标,我们可以参考晨星的研究: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可以看到,从组合特征来说,成长风格基金经理持仓股票的平均盈利增速、平均市盈率和市净率均远高于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另外,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调仓频率也偏高,换手率远超价值风格基金经理。

目前主流机构对于价值、均衡、成长的划分,定量指标来源于晨星的分类标准。晨星基金投资风格是在基金持仓股票的投资风格基础上通过资产加权平均计算得来,而股票投资风格又分别从市值价值-成长两个维度进行界定。

因此,持仓组合的价值或成长属性决定了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对应属性。

从行业配置上看,成长风格基金经理侧重于配置电力设备、电子、医药和食品饮料等偏成长板块,而价值风格基金则侧重于配置金融、地产等价值板块,包括我们所说的白马股或者蓝筹股;平衡风格基金则在成长和价值板块上呈现相对均衡的配置。如下表所示:

各类风格基金TOP10行业配置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行业的划分可能也与我们的直观认知有所差异。例如,我们通常把新能源、半导体等科技股视作成长行业,而金融、地产等视作价值行业。但是对于食品饮料等消费行业,许多价值龙头随着估值的抬升,他们在风格箱中可能从价值股变为了成长股。从而导致了我们认知与定量标准的一些差异。

关于价值和成长、大盘和小盘的一些讨论,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大盘、中盘、小盘之争:市场在发展,观念还在刻舟求剑》

《做投资之前,先想好自己挣的是什么钱》

我们经常会用估值(PE)这个指标粗暴去判断价值还是成长,比如某个季度某企业的净利润突然大幅下滑,PE阶段性升高,市场就会觉得估值高了,就变成成长了,这种分类其实是存在一定的谬误的,真正的成长或者价值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不光是定量分析,还需要主观上去定性思考,不能因为短期的估值摆动去把企业从价值粗暴划分为成长,或者我们拉长维度去看一个行业的增速才更加公允。

迥异的选股理念、战术重点以及估值态度,使价值风格、成长风格在上涨市、下跌市、震荡市中采取不同的选择

在牛市中,流动性充沛,市场整体估值抬高,通常来说这对价值风格基金经理是一件比较“难受”的事。他们往往因找不到受市场打压或不被市场青睐的股票而降低仓位,并卖出高估值的股票,这会使他们错过一些机会。往往偏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在牛市中不容易跑出太多的超额收益,可能还会跑输大市。19~20年的曹名长,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对于成长风格,他们则会充分享受牛市中市场整体估值的抬高,并保持较高的运作仓位,业绩表现出更高的向上弹性。

在下跌市中,往往伴随着市场流动性缩紧,整体估值降低,这对价值风格基金经理而言却是投资的相对“好时光”,因为市场上涌现出大量被低估的好股票。他们会从中选择优秀的标的重仓,并逐步提升仓位,左侧投资,耐心等待“价值回归”。

而对于成长风格,由于市场估值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管理组合回撤幅度也往往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此时他们会重新审视组合持仓,如果未来企业成长空间不变,则仍会继续坚定持有。

与上面所说的特征相对应的,是投资者迥异的持有体验。相对而言,价值风格基金经理能带给投资人较为稳健的投资体验(相对回撤较低)。这是因为他们的投资策略上相对重视估值风险的管理,更可能在股市因估值调整而爆发系统性下跌的时候有更好的应对,具体在回撤以及下跌风险方面有更好的表现,“抗震性”较强。但是在流动性充裕的“牛市”中,他们的弹性可能又不那么突出,会让持有人觉得业绩表现有些沉闷。

一般而言,对于价值风格基金经理的吐槽是“跑不赢指数”,牛市可能会少赚钱。但基民往往是非理性的,很多人不会感激你的投资组合在熊市回撤低(虽然跌的比大盘少但还是亏钱了),反而会吐槽你牛市回报低。价值风格基金经理容易两头挨打。

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带给持有人的体验是进攻性更强,业绩弹性更大。在前两年,我们看到成长风格明显霸占了基金业绩排行榜的前列。但是我们发现有时候他们容易过于乐观地估计公司业绩成长性,从而给予过高的估值,而未来一旦市场环境变差,业绩不达预期,很可能遭受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从而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对投资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严峻考验。因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分享成长风格基金经理的长期回报,是否拿得住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由于均衡的配置可以对冲掉一些市场风格风险和行业beta风险,均衡型选手整体防御性较好。在短期在单一风格市场环境中,均衡风格表现并不突出。而拉长时间均衡型基金经理可展示出一定优势,长期回报可观。但均衡型的基金经理也并不是特别受欢迎,因为进攻和防守都不是特别突出,短期业绩很难突出,难以被市场看到,个人认为,其实均衡型产品很适合当组合的底仓去配置。

最后,仍需说明的是,以上描述仅是对应风格的典型特征,不同风格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泾渭分明的,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借鉴和融合。事实上,A股市场我们比较少看到“只捡烟蒂”的“深度价值”派,他们可能只是在理念上给予估值更多的关注度;我们也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成长风格投资通过行业的均衡配置来应对波动,在看重未来空间的同时也会关注到估值的合理性。

小结:价值、成长、均衡——不同的风格主导下,基金经理采取的应对策略也往往不同。在成长性、确定性和低估值的投资不可能三角中,他们有不同的侧重点。我们难以评判哪种选择是更好的,因为每种风格都有适合的市场环境,也可能遭遇逆风。但是我们欣赏那些有清晰的投资理念,并且在逆风的市场环境下能够坚守的基金经理。投资者可以做的是了解每种风格的风险收益特征,理解它们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做好自己的资产配置。

四、价值成长之外:还有哪些风格划分?

我们是宏观经济走势的不可知论者,我们对利率变化、股市展望、经济或任何类似的东西没有任何看法。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分析个别公司和单个机会上吧,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如果你对企业的判断正确,就会有不错的回报。

我喜欢对经济作预测、对市场的未来作出展望,这符合我们的职业特点。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显然,以上两段话反映出了迥异的投资风格。第一段话强调对个股的研究,而不注重宏观分析,说话的人是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说第二段话的人认为对宏观经济及市场走向的研判是投资获利的关键,他叫做乔治·索罗斯。

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巴菲特那种风格叫做自下而上,而索罗斯那种叫做自上而下。在上面介绍过价值成长的风格划分外,现在我们来聊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等同样常见的投资风格划分

我曾经写过一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是一种稀缺的能力》,里面对这两类风格有这样的阐述:

我们在阅读一些基金经理访谈实录或者季报的时候,时常看到基金经理们阐述出来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哪一种投资理念更好?

先说“自上而下”,通常采用这种投资理念构建组合的时候,会去看整个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再关注具体行业里面的景气度、估值水平、风险收益比等指标,通过行业比较来寻找比较好的行业去布局,这类基金经理往往对行业的贝塔的关注优于个股的阿尔法。世界上比较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就是索罗斯,他的量子基金是一个全球宏观对冲基金,他个人对于不同国家的宏观经济关注比较多。在A股市场,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往往会轮动暴露一些个别行业的风险敞口,比如抓住大宗商品周期波段,或者切换银行进行防御等,往往周期研究员和金融地产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会更倾向于自上而下进行布局。

“自下而上”的投资理念,更关注公司本身,而不是特别在意宏观环境的变化,一个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会把公司研究得非常透彻,关注公司的财务状况、护城河和行业竞争力等,比较有代表性的基金经理是彼得林奇和巴菲特。如果你对这两位传奇基金经理非常熟悉,你会发现,不论是彼得林奇的著作还是巴菲特的致股东信,都很少提及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他们都更倾向于去挖掘伟大公司的价值。

不论是索罗斯、彼得林奇还是巴菲特,他们都是市场上最伟大的基金经理群体,我们并不能简单认为哪位一定比另一位强。

前面提到的价值、成长,大盘小盘风格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基金经理所投资的股票的特征,是投资流程的结果;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划分则是依据构建组合的方法和理念,是投资流程的开端。

总体来看,这两个词比较抽象。在投资的语境里“上”指的是宏观的、整体的,而“下”指的是微观的、个体的。“自上而下”主要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局部的思考过程,“自下而上”则相反。

一般来说, “自上而下”是指先研究宏观经济或市场总体趋势,比如经济增长驱动力、就业情况、利率走势甚至物价水准变化等,然后基于这些指标决定权益类资产、或者各大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然后再基于行业比较,选择有较好发展机会的行业或板块;最后,从选定的行业或者板块内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股票。

前文所述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就是“自上而下”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管理的量子基金,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自上而下地判断全球各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与市场的核心矛盾,并从中发现错误定价机会。比如1992年英国计划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但索罗斯基于自己对欧洲各国汇率体系的理解,认为英国脆弱的经济基本面很难维系高估的英镑时,于是便做空英镑并从中获取了丰厚收益。

总的来看,在“自上而下”投资方法论中,基金经理会主动进行仓位的调整,因此带有一定“择时”特点。不过做好择时并不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类风格基金经理也不会频繁做择时,而是主要把握几次明显的市场拐点,也能提升收益。比如在2015年6月、2018年年初、2018年年底这三个市场拐点中,自上而下风格基金经理可通过调整仓位、调整持股集中度等方式,优化投资体验。

例如,这种风格的基金经理愿意根据市场风格自上而下灵活配置行业板块,来争取长期相对稳健的回报。在宏观层面,基于流动性、经济指标等维度自上而下判断投资时机。先判断市场在哪一侧,进攻还是防守,再选择什么行业,然后才是选合适的股票。就像做菜一样,看到市场有什么菜就做什么菜,在市场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应对。

不同于“自上而下”投资,“自下而上”倾注更多的精力到个股研究上,基于微观的维度,比如企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盈利增长、机构参与度、公司治理情况等,衡量企业的内在价值。然后再进行纵向或者横向对比分析,最后将研究对象往上拓展至整个行业或产业。

典型的自下而上投资者,往往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但他们不会特别在意宏观环境的变化。他们能通过各类财务报表、护城河和行业竞争力等多个维度把公司研究得非常透彻。股神巴菲特就是自下而上选股的代表,我们熟知的“股神三大选股标准”——毛利率要大于40%、净利率要大于5%、净产收益率要大于15%,就是通过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其投资价值。

芒格曾经把他和巴菲特类比为“刺猬和狐狸”故事中的刺猬。意思是说,虽然狐狸诡计多端,想了无数种方法来想吃刺猬,但是刺猬只需要深入了解一点,那就是遇到危险时把自己缩成一团,用尖刺抵御外敌就可以了。这就是所谓的“狐狸多技巧,刺猬仅一招”。

巴菲特认为,为了难以预测的大市走向,而放弃确定性较强的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是不应该的。例如,1890年时,2000美元就能把可口可乐整家公司买下来,1994年可口可乐的市值是500多亿美元。有人可能会对在1890年买可口可乐股票的人说:“我们将会经历两场世界大战,1907年会有大恐慌,所有的这些事情都会发生。是不是该等等再买可口可乐的股票呢?”

在A股市场上,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比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要少得多,可以说,大部分基金经理都是自下而上的,为何如此?

我自己总结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1、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策略容量更大,他们不需要择时,也不用做仓位控制,当新的资金进来后,只要不断买入自己看好的标的即可,所以你会发现市场上规模做到靠前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无一例外全部是自下而上风格。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很担心规模的扩张,一旦规模太大超过百亿,无论做行业轮动还是择时都会很困难,换手率很快就降下来了。

2、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容易被打脸,管理起来更费劲。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往往需要赌方向、赌行业,容错率很低,一次错误就可能导致万劫不复,所以玩这种风格的人非常不容易,保持长期的高胜率是一件非常消耗人的事情,也可能导致投资生涯缩短,而自下而上的基金经理只需要研究企业,更多时候可以“躺平”。

关于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都有哪些,可以参考《迷惑二季报:自上而下的基金经理在准备打股灾,老基金经理在摆烂》,除此之外还有已经离开公募行业的郑玲,她曾是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自上而下风格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的精力是有限的,通常很难兼顾深度的宏观分析和个股研究。但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其实并不是水火不容的,有许多基金经理借助公司的投研力量,会将二者结合起来。

李进曾说投资“既要低头走路,也要抬头看天”,要将“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及动态行业配置与“自下而上”的个股优选策略相结合。我此前提过的鄢耀,也很擅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做大级别的风格轮动。

能做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投资的基金经理,组合配置都比较均衡,对回撤控制也有一定的要求,这样才能能持续稳定创造显著的超额收益。

此外,在自上而下这种划分外,我们还常见诸如如赛道/行业型划分,趋势型和逆向型划分等,这里不多赘述了。

小结:在相对主流的成长价值均衡以及大中小盘的九宫格划分之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其他投资风格是基于其他维度的一种划分,目前来说缺少统一可量化的认知。不同的风格划分方法其实互有交叉,不同的风格之间也会有融合及借鉴。比如自下而上风格基金经理中,有的属于成长风格,有的属于价值风格;有的对TMT板块有明显偏好,有的则较为分散……对投资者来说,这些都是我们刻画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标签。通过多维度的了解,可帮助大家大概率选出“对的”基金经理,提升投资体验。

总结:

对于主动权益基金而言,买基金就是买基金经理,了解基金经理是我们买基金之前必须要做的功课,加强对基金经理的认知、不断追踪基金经理,应当伴随我们的投资生涯。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本质上是增加我们对市场的认知,是我们自己的阿尔法,希望大家都能赚到自己认知之内的钱。

参考资料:

[1]了解基金经理,从他们的投资风格开始,景顺长城基金

[2]成长与价值的分野与什么有关?,景顺长城基金

[3]价值与成长道路的迥异风景,景顺长城基金

[4]除了价值和成长外,还有哪些常见的风格划分?,景顺长城基金

在此鸣谢景顺长城基金。

@景顺长城基金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不作为投资依据。)

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分析图表怎么做的?

好了,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另外,想要实现投资稳定盈利,建议大家可以多学习一些相关的课程内容,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知识平台——爱雅微课:https://ke.iya88.com/,里面提供了全网最全最实战的课程,很多大佬都是该网站的会员,抓紧收藏起来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yingxiaoo@foxmail.com 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anguzi.com/27748.html